霽藍釉的發展史
1、瓷器導釉色名:又稱“和藍釉”蔡藍釉”“霽青釉”,明清藍釉習稱,霽藍-咱溫石灰碘釉,其生壞施釉。1280-1300度高溫下—次燒成,色澤深沉,釉面不流不裂,色調濃濃均勻,呈色較穩定,其釉色藍女口深海,釉面均勻呈色穩定,后人稱其為“霽青”把它和白釉和紅釉并列,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“上品”工藝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,主要造型為祭器矛口陳設用瓷。
藍釉是以鈷呈色劑的藍釉起源,可以追溯到唐三彩瓷器。高溫鈷藍釉瓷器則是元代景德鎮發明的,鈷是青花的著色劑,融在釉中,即可成鈷藍、呈色穩定,但是色彩鮮艷的藍釉,除釉色潔凈外,尚須有潔白的胎質映襯方能顯示出藍如寶石的理想,景德鎮陶工在元代發明高溫鈷藍釉后,對明清時發明了回青、酒藍和天藍等釉色,絢爛多彩,耐人尋味。
2、藍釉的施釉方法有兩種:施釉方法是先在壞胎上上一層青花鈷料,等陰干后進行刻劃刻塑,做好紋飾后,再上一層青白釉,燒入匣內,進窯焙燒,燒出的瓷器看上去胎釉緊密,釉面不流淌,不開裂,但容易出現縮釉,裂釉現象,元代和明代早期,大都采用這種方法。先將青花鈷料與釉水按一定比例和在一起,經過間隔數次上釉,陰干裝入匣體內進窯焙燒,出窯后,這樣的瓷器看上去瑩潤光亮,玉質感強,有玻璃象,縮釉、漏釉現象少,但容易流淌,明代以后的霽藍釉厚的地方大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冰裂紋,而元代霽藍釉冰裂紋現象很少胎和釉緊密。